11月18日,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连宙辉副教授应邀通过线上会议为我校师生讲学。连宙辉分别以“面向文字的图形图像生成关键技术”“图形图像生成介绍及应用”为题作了两场报告,报告会由软件学院院长刘国英主持,软件学院教师、河南省甲骨智能产业工程研究中心团队和软件学生聆听了报告。
在“面向文字的图形图像生成关键技术”报告中,连宙辉从汉字研究背景介绍了面向文字图形图像生成的重要性和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重点从字形字体图像生成、矢量字体生成、图形布局生成、基于生成模型的文字识别四方面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连宙辉介绍了文字图形图像生成方法,重点描述了属性可控的定制字体生成、基于双模态学习的矢量字体生成、内容感知的文字标志图像生成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示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及应用,指出字体制作已从数字化进入智能化时代,AI+设计未来大有可为。
在“图形图像生成介绍及应用”报告中,连宙辉从面向文字图形图像生成的发展背景,介绍图像生成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和趣闻。他通过文字风格迁移案例,讲解了系统实现过程、关键实现要素及应用效果展示,鼓励本科生及早进入教师团队,在科研领域和应用领域研发中找准自身定位,提升研发能力,并通过真实案例揭示文字图像生成的应用价值。
报告结束后,连老师与与会教师进行了交流,对甲骨字属性特征提取与定义、手写甲骨字评分、甲骨字信息匹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连宙辉,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文档图像分析与识别专委会和三维视觉专委会常务委员。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近十年主要从事面向文字的形状建模与图像合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国家语委重点等科研项目,在领域重要期刊(TPAMI,TOG, IJCV等)与会议(SIGGRAPH/SIGGRAPH Asia, CVPR, NeurIPS等)上发表论文7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21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20项。担任ICCV、IJCAI、AAAI等CCF-A国际顶级会议的领域主席(AC)或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SPC),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排名1)、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奖励/资助。中文字体制作生成方面的部分成果已通过技术转让在企业投入使用,相关软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大主流移动平台上。
(责任编辑 常阳)